中國時報【藍孝威、陳柏廷╱北京報導】

新華社5日公布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(2016-2020年)規畫綱要草案」,希望2020年GDP (國內生產總值)超越人民幣92.7兆(約新台幣463.5兆元),人均勞動生產率達人民幣12萬元。

大陸已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,影響全球經濟榮枯至深。去年大陸GDP達67.7兆元(人民幣,下同),僅次美國,是台灣19.9倍。大陸經濟下滑之際,官方如何刺激經濟發展,備受國際關注。

GDP成長率 力保6.5%婚攝推薦

十三五規畫昨公布,將透過科技創新、人才培育、消費升級、推進國有企業改革、加快財稅和金融體制改革、推動農業現代化、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、拓展網路經濟空間、推進新型城鎮化等方式,確保每年GDP增速超過6.5%高雄網站製作,4年後達92.7兆元。

大陸國統計局指出,2015年美國經濟總量約為17.87兆美元,相當於中國的1.7倍。此前,美國高盛公司曾發表關於中、俄、印度、巴西發展報告指出,未來幾高雄網頁架設十年,如以當前經濟態勢發展,世界經濟版圖將發生驚人變化;其中,中國經濟規模將急劇擴張,2016年超過日本。最終將在2041年超過美國。

5年增22兆元 挑戰高

大陸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顯示,2015年大陸GDP為67.7兆元,5年內增加22.3兆元,才能達到2020年GDP92.7兆元的目標。大陸央視分析,23.3兆放在2015年世界經濟的版圖中,相當於世界經濟體的第5位,確實有些挑戰難度。

《日經亞洲評論》分析,「十三五規畫是習近平執政後第一個完整五年規畫,中國高增長、出口和投資導向型經濟將放緩,但未來的增長將是更具可持續性的國內消費驅動型,中國正努力實現這一轉變。」

供給面改革 至關重要

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麥克.斯賓塞表示,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,中國需要在未來5年將經濟增速保持在6.5-7%的區間內,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中國中長期的可持續增長至關重要,他也認為中國應深化國企改革。

而在昨天開幕的人大會議,大陸總理李克強進行政府工作報告時也指出,大陸2016年經濟增長目標訂在6.5至7%之間,未來5年年均經濟成長將力保6.5%底線;這也是大陸20年來首度對經濟增長訂出區間範圍。C77A9D722D7E6B4D

arrow
arrow

    陳孟勳限窄梁婚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